今年是母校——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办学40周年。在校时,有幸经历过校区办学20周年的庆典,当时场景仍历历在目。山魂海韵,母校的点滴培养,与我一路相伴。有幸与母校同龄,在这个特别的时点回顾入学以来的美好时光。
我认为山威校园是中国大学最美校园之一。学校三面由渤海环绕,西、北校门外均为国际海水浴场。北侧玛珈山在海与校中间,为学校树稳根基。玛珈山随着四季会变换不同的颜色,一条小路也可爬到山顶,俯瞰校园和海上美丽的天际线。上课时,老师说建校前玛珈山叫“妈家山”,是学校文学院的老师觉得意蕴不够,改为现名。从校园西侧的先贤林漫步十余分钟出西门,可到达海水浴场。
浴场也是威海人纳凉休闲的圣地。海水平缓,海岸线绵长,沙子金黄细腻。三五好友在海边漫步,或者吹着海风,吃点海鲜、烧烤,喝几瓶啤酒,那是非常惬意的。从西门往南走,是一条富有文化意蕴的小街。房屋红顶、白墙,依地势有不同起伏变化,淡雅恬静,还有点欧式风情。记得上学时一位老师说,他问另外一位老师如何舍得从海外名校来到山威教书,老师给的回答是,这里的环境,特别是这条街,跟她在国外的一模一样。学校的自然环境实在是得天独厚,有我的故乡小兴安岭的山林,也有我第二故乡山东烟台的海,大学毕业后我竟一度认为我不需要出去旅游看景,因为山海我都看过了,也都住进了我的心里。
对于2003级学生而言,我们是非常幸运的。入校时,由清华大学设计的12层主楼图书馆竣工启用。图书馆每层都有不同的专业领域书籍和风格,设施非常先进,让学子们在优雅的环境里度过了大部分大学时光。图书馆前的音乐喷泉也建成启用,每周末开启,水花和音乐都是相当震撼的。坐在图书馆的台阶上看音乐喷泉,不自觉会思考着未来和人生。我们的宿舍在文汇苑C座(现在叫13号楼)313室,是启用第2年,上床下桌,6人间,有电视、电话、饮水机。我感觉相当满足,因为入校前觉得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在网站上看到的宿舍是老式的高低床。宿舍前一年是上一届中文系男生住的。我床位上的男生临走前还把书桌、柜子擦得干干净净。后来因为同住过一个宿舍的缘分,他们舍长主动联系我们舍长,我们成为了联谊宿舍。毕业后,校园大部分与在校时一样,但是新建了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天文台、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和高层学生公寓等。
当然,除了自然环境和硬件条件,在校最让人记忆犹新的就是教授们在校的影响力。入校后,听到最多的就是文学院教授们的研究领域、研究地位,他们的课堂内容有多么精彩。文学方向的教授们个性鲜明、侃侃而谈,语言方向的教授们学富五车、气度不凡。如今,每位老师上课时候的表情、动作我仍能如放电影一般回想出来。山大的学风也是相当好,2003级学生不少是报考山东大学调剂来的考生,还有一些是区县的状元。学校的学术氛围浓厚,有非常多的国内外名家、大家到校举办讲座。只要看到知名教授的讲座海报,不限文学、经管、法学、艺术、物理专业的讲座我们都会去听。听讲座去晚了就只能坐在过道或者站在最后。记得有一次,一位外国教授看到学生挤得没有地方站,让一排学生席地坐在报告厅讲台上。还有一次讲座,我是坐在主席台两边的通道上听的,完全看不到主讲人的样子。
大一军训结束后,没有了高中老师和教官的管束,有一小段时间是的茫然。但是几天后,大家就投入到各类学生组织招新和课业学习中了。除了学校规定的必选任务,同学们在业余时间都有各自的安排。
转眼到了大三,大部分同学选择了考研。那时对外汉语专业非常热门。我因为偏爱语言学,在征求学姐的考研经验后计划考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或北京外国语大学。又因为想提高英语能力,最终选择报考北京外国语大学。那时,考研学习一座难求,想进考研教室多学一会儿更是要每天凌晨五六点钟到图书馆门口排队。但是在复习的过程中,想到今后还要继续学习这些语言学知识就有点提不起兴趣。
上帝在为你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考研结果不理想。我先是很快找到了青岛一所语言学校对外汉语教师兼健美操老师的工作。本以为毕业就要去青岛了,我又在学校就业办整理的就业信息中看到了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辅导员的招聘信息。辅导员是我喜欢的职业,我决定试一试。上网查了学校的信息,针对岗位的需求调整了简历投出去。很快就接到了面试的电话。挂了电话发现只有一天半的时间,先是去找辅导员打印了纸质的成绩单。那时是4月初,南京当时的气温有34度,于是跟舍友一起去买面试的裙子套装和高跟鞋。穿着毛衣和外套乘着火车到南京,发现气温跟山东一样冷,带来的面试衣服用不了了,但是好在,正在南京找工作的舍友也在,她把西装上衣借给我。但是裤子在火车上沾了一大块油,我们傍晚一起在附近找干洗店,走了很远愣是没找到,只能回到旅店用水把那块油洗洗,那晚阴天,湿度大,我们想了很多办法让裤子赶紧干。第二天裤子勉强干了,面试装备总算是凑齐了。好在从进校门到笔试、面试结束,全程非常顺利。虽然应聘在服装上花了很多时间,但我最主要的经验还是要全方面地准备,一丝一毫都不要放过,有困难就全力去克服。从接到面试通知开始,我脑子里想的都是如果我是考官,我会出什么样的题目,如何来回答。最终听同事说我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的。那时候高校辅导员招聘条件都是硕士起步了,我能本科入职也真是幸运。
工作的时光转瞬就是15年。最难忘的还是前两年做辅导员和分团委书记的时候。我非常喜欢跟学生在一起,用上学时期辅导员、班主任教导我的经验和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引导学生,所带的班级无论是学习还是课外活动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因为我是中文专业,也经常帮学校写一些材料。两年后,通过选聘转岗我到学校党政办公室工作。办公室负责起草文稿、会务等工作居多,干起来也算是得心应手。我经常感慨,山东大学的学子(特别是中文系的学生)要充满自信,在校专业所学非常扎实,足够我们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
转眼入学已有21年,给学弟、学妹们总结一些经验:
一、有大格局。山东大学的校训是“学无止境、气有浩然”。母校也涵育着我们从家国、天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为人处世要有大格局。有一场讲座我印象很深,是一名年轻老师引导我们探究校训的含义。虽然老师的讲解不够精深,但足以触发我们的思考。当南京校友会为母校录制视频,校友们集体喊起“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口号时,那种共鸣与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精于学业。学习仍然是大学的主责主业,高学历也是很多好单位就业的门槛。我感觉深入学习后,每门学科都很有趣。如果说我大学有遗憾,那唯一的就是学习的时候还不够专注。为了弥补遗憾,我毕业后又在东南大学在职攻读了研究生。还是真心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珍惜大学在校的时间,掌握精进学问,博览群书,提升能力。
三、注重实践。在课余时间,尽可能争取进行校内外的事件。我大学时候分别在学校组织部、公寓管理委员会、学生会社团部书画协会、院学生会生活部任职,也竞聘了副班长。我在一个岗位都全情付出,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历练。进入工作岗位后,我发现工作内容与做部门学生助理和学生干部的经历很接近,可以实现无缝对接。
四、追求卓越。无论在学业、工作、家庭方面,面对每一件事,我都喜欢把它做得尽善尽美。比如写一篇讲话稿,首先要写到自己满意,领导就会大概率满意。很多时候,只有把握住一次机会,才有争取下一次机会的可能。
五、看淡得失。得与失都是相对的,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当下的一切。我当年以专业第三志愿录取到学校。当时一心想考法学,毕业以后当律师、法官。查到录取结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时候,失落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但是入校后发现真正适合自己的正式这个当时不如意的专业。看淡得失,剩下的都交给时间。
六、加强交流。多与老师、辅导员、同学交流,特别是学长学姐。在学生会工作,有机会认识很多高年级的学生,在沟通交流中提前知道今后该如何做,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与同年级同学交流,可以开阔眼界,了解其他专业的情况。在工作中也是一样,除了做好分内的工作,部门内、部门间、行业内同事的交流都是非常重要的。
毕业时间越久,对母校的眷恋就越浓,深深感谢母校对我人生成长的重要作用。也总想找机会回威海看看,小住在母校周边,看山看海,与之相伴!
责任编辑:付瑶 审核人:吕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