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讲“圈子”,是“圈子”就会有“圈子文化”。一个“圈子”可大可小,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家庭。在大学里,能给我们留下烙印的“圈子”单元很多,可以是一个院系、一个班级、一个“师门”,但往往回忆起来最有家的感觉的应该是一个宿舍。
记得我们2002级比较幸运,一直住新楼。入学第一年文汇苑A、B、C、D四座楼新竣工,我们宿舍6人入住C-409。大二时E、F、G、H四座楼又新竣工,我们宿舍搬到了E-306。下学期阴阳面对调,我们又搬到了对门的E-307。四年时间我们一共住过三个宿舍。
“圈子”这个词用得多了,经常会被看作是贬义。但我认为评判褒贬的标准,关键在于“圈子”的文化是封闭的、仅关注自身利益的,还是开放的、具有包容度的。我们宿舍六个人,4位来自山东,2人来自“东三省”(辽宁抚顺、吉林通化各一人),总体还是山东本地帮“控股”,但我自信的是,我们宿舍的文化是包容开放的,在地域上有开放性,在习惯上有包容度,相识二十多年来始终相处很融洽,像是一家人。
好的宿舍文化一般都会体现在一个“聚”字上。我们宿舍的“聚”文化具有遵循传统的特征,像家里一样,我们六兄弟大排行。毕业以后,我们各自组建了家庭,又把我们的第二代们排了名,现在已经排到了老十一,八个女娃,三个男娃。
我们宿舍的“聚”文化具有纵情山海的文化特质。我们宿舍喜欢聚会,但也不是一直围着酒桌转。我们相约,每次都要换一个如威海般唤醒回忆的山前海左之处,找寻我们的青春。
我们宿舍的“聚”文化兼有外向、开放和包容的文艺气质。我们六个较好玩的男孩子,愿意交往、与人联谊。大一下学期我们赶上了非典疫情,可把我们憋坏了。疫情稍有好转之时,我们02国贸2班团支部、班委会承办了经济系的“欢乐大搜寻”活动,采用的就是宿舍合作的方式,疫情过后,我们还与我们在大搜寻活动中合作过的“学姐宿舍”01工商8号楼202一起爬过玛珈山,至今记忆犹新。
我们宿舍的“聚”文化还有着积极上进的鲜明特征。总得来说,我们这个宿舍还算比较优秀。出过02国贸二班两任班长,出过商学院院刊《新沙》的副主编,出过商学院35周年院庆晚会的主持人,出过两任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的会长......也曾是一个很“卷”的宿舍,早上天不亮就有人爬起来去自习室。6个人中也出了两个“双校友”家庭(两口子都是威海校区毕业的校友)。
责任编辑:付瑶 审核人:吕健